首页 简介 近期亮点   发表文章 组员 图说 链接 联系方式

研究组当前成员


李世亮 , 男,1975年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中子散射研究非常规超导体中的自旋涨落。目前负责在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先进研究堆搭建国内首台专用于非弹性中子散射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通量热中子三轴谱仪,即“翠竹”热中子三轴谱仪。总共发表SCI文章100余篇。文章共计被引用超过4700次,h-index为35。

研究工作经历

2009/04 –迄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3/04– 2009/04,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博士后
2002/10- 2002/12,日本国家高等工业科学和技术研究所强关联电子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受教育经历

1997/09 – 2002/0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
1993/09 – 1997/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士


罗会仟 , 男,1982年生,主要从事关联电子材料的中子散射及输运性质研究,研究兴趣包括铁基超导材料、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拓扑材料、自旋梯材料、重费米子材料等。已在Science、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总引用次数3300余次,H因子为32。获2020年度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2019年度北京市自然基金杰青、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2016 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人才项目资助。

研究工作经历

2012/08 – 至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0/09 – 2010/11,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与天文系,访问学者
2009/07 –2012/08,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受教育经历

2004/09-2009/0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
2000/09-2004/06,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


马肖燕 , 女,1983年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主任工程师。主要负责在原子能科学院中国先进研究堆协助搭建国内首台专用于非弹性中子散射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通量热中子三轴谱仪,即“翠竹”热中子三轴谱仪。

研究工作经历

2013/08 – 至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主任工程师
2010/07 –2013/08,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程师

受教育经历

2007/09-2010/06,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
2005/09-2007/06,北京理工大学,理学硕士
2001/09-2005/06,河南大学,工学学士


洪文山 , 洪文山,男,1993年生,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量子材料的散射谱学,研究手段包括中子散射、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和拉曼散射。研究兴趣涵盖铁基超导体、铜基超导体及量子磁性材料等领域。目前的研究工作聚焦于常压下超导转变温度最高的Hg-Ba-Ca-Cu-O体系,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单晶样品。2021年获得博新计划资助。

研究工作经历

2024/07 –迄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3/04– 2009/04,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博士后
2021/07– 2024/06,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后

受教育经历

2016/9- 2021/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
1993/09 – 2012/09 – 2016/06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学士

研究组当前学生


曾振源, 2019年入组


杨林, 2020年入组


李泽众, 2020年入组


李阳, 2020年入组


孙毅丽, 2021年入组


胥艾妮, 2021年入组


丁进, 2021年入组


周宏霖, 2022年入组


韩岚琨, 2023年入组


张珊珊, 2024年入组

研究组已毕业学生


王猛, 2013年毕业,2013年11月-2016年1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2017年入职中山大学物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兴业, 2014年博士毕业。2014.11∼2015.01: 美国莱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访问学者。2015.02∼2016.12: 保罗谢勒研究所瑞士光源,博士后 (PSI Fellow)。 现入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高等量子研究中心)任青年研究员。


胡定, 2016年毕业,现在美国Rice大学做博士后。


陈艳超, 2012年硕士毕业。


张睿, 2014年硕士毕业。现在美国Rice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张笑天, 2012~2013年 博士后。


龚冬良, 2017年12月博士毕业,先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做博士后


刘曌玉, 2018年6月博士毕业,现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


张汶良, 2018年6月博士毕业,现在瑞士PSI做博士后


毛慧灿, 2018年6月博士毕业,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


魏源, 2015级博士,2020年8月毕业


谷延红, 2019年6月博士毕业,现在美国Brookhaven实验室做博士后


谢涛, 2019年6月博士毕业,现在美国Oak Ridge实验室做博士后


王兴玉, 2023年6月毕业


刘畅, 2023年6月毕业


刘迪, 2023年6月毕业


刘波, 2019年入组,2024年毕业,现在组内做博士后


宋林兴, 2019年入组,2024年毕业

研究组前组员


戴鹏程 , 前研究组组长,目前在美国Rice大学任教授。

访问Rice大学的主页

利用非弹性中子散射研究了二维笼目材料YCu3(OD)6Br2[(Br0.33(OH)0.67]的自旋激发,发现其低能自旋激发呈现出锥形的连续谱,与狄拉克量子自旋液体的图像一致,从而给出了狄拉克自旋子存在的谱学证据。 这一结果已经在线发表在Nature Physics上。

利用极化中子散射研究了铁基超导体CaK(Fe0.96Ni0.04)4As4中的自旋激发,发现在自旋涡旋序状态下,其低能自旋涨落以c方向为主,尤其是超导态下的中子自旋共振峰有明显的c方向极化行为。该研究表明,不论磁性基态是何种构型,其共振模均具备c方向优先的普遍特征,表明铁基超导电子配对可能有轨道选择倾向。这一工作发表于 Phys. Rev. Lett. 128, 137003 (2022) ,并被选为Editor's Suggestion。Physics 杂志在Synopsis栏目发表了题为“Spin Fluctuations May Drive Iron-Based Superconductivity”的专题科普报道。

利用中子衍射和μSR研究了Sr2CuTe1-xWxO6体系的磁有序和极低低能磁激发。发现在x=0中的Neel型长程反铁磁序仅需3%的W掺杂即被抑制,但短程磁关联仍然存在,且仍为Neel型的。在短程磁关联区域,缪子自旋弛豫率在低温出现幂律行为。通过与理论计算相结合,我们发现在该体系中很可能存在着二维的随机自旋单态。这一工作发表在Phys. Rev. Lett. 126, 037201 (2021)

利用非弹性中子散射测量了KCa2Fe4As4F2单晶样品的低能磁激发,发现具有二维特性的中子自旋共振模。共振峰能量为16 meV,并在动量空间表现为非公度的朝下型色散关系,整体色散在超导总能隙之上。该结果表明在局域磁矩和巡游电子强烈耦合的多带超导体中,自旋激子的物理图像可能不再适用于描述自旋共振现象,非常规超导的统一微观机理亟待重新认识。这一工作发表在Phys. Rev. Lett. 125, 117002 (2020)

利用非弹性中子散射测量了Co3Sn2S2单晶样品的低能自旋波,并用唯象理论模型分析了其自旋相互作用和自旋波能隙的温度依赖关系等。 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中等程度的三维自旋关联效应,外尔费米子对自旋波色散和能隙有明显的影响。这为理解磁性拓扑材料提供了物理基础,并以此启发了该材料体系拓扑物态调控的可能思路。这一工作作为封面亮点文章发表在Sci. China-Phys. Mech. Astron. 64, 217062 (2021)

结合弹性中子散射、非弹性中子散射、电阻、比热和强场测量等多种技术详细研究了Ba(Fe0.97Cr0.03)2(As1−xPx)2体系的量子临界行为。在该体系中,其超导电性被0.03的Cr掺杂完全一致,而类似于电阻线性依赖关系和有效电子质量增加等非费米液体行为仍然存在。我们证明在该体系中仅存在反铁磁量子临界点而不存在向列量子临界点。这表明铁基超导体中的非费米液体行为可以只由反铁磁量子临界涨落而导致。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 122, 037001 (2019)。

通过中子散射首次发现kagome材料Cu4(OH)6FBr的结构由室温的六角结构转变为低温的正交结构,并且首次给出了反铁磁磁结构,表明其磁矩主要来源于层间铜。结合磁化率、比热和XRD测量,给出了反铁磁序随Zn掺杂的演化,发现其体反铁磁序转变温度随掺杂下降,并在x=0.4处消失,而残余的层间铜可能存在着短程反铁磁序,其转变温度随掺杂几乎不变并一直延续到x>0.8的高掺杂区域。文章发表在Phys. Rev. B 98, 155127 (2018)

结合弹性中子散射、高精度x-射线、电阻和霍尔系数测量详细研究了BaFe1.9−xNi0.1CrxAs2体系的磁有序,发现其反铁磁序结构一直到x=0.8掺杂处也未发生改变,且反铁磁转变温度基本不变。但是其有序磁矩先增加在减小,在x=0.5处达到最大值,与霍尔系数变号的掺杂浓度一致。这些结果表明有序磁矩和反铁磁转变温度可以在化学掺杂后不再直接关联。文章发表在Phys. Rev. B 98, 014512 (2018)

通过非弹性中子散射对CaKFe4As4铁基超导体进行研究,我们成功发现其自旋共振模存在三个模式,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能量。两个能量较低的共振模在空间上是正弦平方调制的奇模,而另一个能量较高的共振模在空间上则是余弦平方调制的偶模。因此,铁基和铜基两个高温超导家族中的自旋共振现象本质上完全一致,即为超导态下spin-1的集体激发态,可以存在奇偶调制模,两者皆是自旋涨落驱动下的超导配对机制。该研究结果对理解高温超导微观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 120, 267003 (2018)

恭喜刘曌玉、张汶良、毛慧灿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more